查看原文
其他

参赛:我的爱情(小说)

北欧模式Arwen 北欧模式 2022-03-28

请点击上方蓝色“北欧模式”关注本公众号!





本文为“我的北欧故事”征文大赛参赛作品





我的爱情


作者:小徊


一.剩斗士
 
中国一线城市发展的特性导致了,也催产了一个新群体,就是高龄未婚女性,网上恶称“剩斗士”。经历了多年的事业拼搏,我也光荣的加入了这个团体。客观的介绍一下,我父母开明有爱心,我独立开朗,硕士毕业后进入外企工作多年,忙忙碌碌就耽误了自己的大事。我的观点是要不就为爱情,不管对方什么情况,一生为情也值了,至少落得个痛快淋漓。要不就找个条件优秀的,搭伙过日子,但这样的婚姻少不了各种权衡,斟酌和谨慎,带着目标的婚姻,不花点心思恐怕很难维护。生活中好男人不好找,不是在年轻时候已订终身了,就是招蜂引蝶的王老五,何时才能轮的上相貌平平,身材平平,智慧平平的我呢?
 
二.我们也就是朋友
 
随着网络的发展,社会的开放,形式的需要,主要是形式的需要,我也注册了交友网站。还没成为缴费会员,一天几十封的邮件已惊讶到我。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着急啊。。。我还拘泥于是否全写上真实信息,人家都是多张真实照片,介绍也是招聘简历一样的模板式的。我如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,在茫茫人海中,翻阅着每封邮件。随着网站知名度的提升,很多海外男士也飘洋过海来打招呼。

北欧包子的来信就是模板式的,最后请求加QQ详谈。邮件老套,直接拒绝了他。他又来信说,加了QQ发照片给我,他是真诚的。我翻阅基本资料,坐标瑞典,一个寒冷,不出名,纯洋鬼子的国家啊。有点好奇,加了QQ,其名:爱吃包子!(姑且叫他包哥)一个吃货啊,有共同点。呵呵。简单问候过,交换了照片,彼此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感。我们拨通了第一次语音。聊了兴趣爱好,两国差异,工作情况,气氛非常愉快。

几乎每两天我们语音一次。渐渐的对于彼此的家庭,成长背景,生活状态有了基本了解。每次的交流在没有任何压力,不紧张,不拘束,完全可以不过大脑的想说什么说什么的状态下进行。这点我非常看重。

一个多月后,火热程度有增无减。他几次提出想看看我的样子。一天晚上,我想也许应该揭开面纱了,点了视频的接受,摄像头打开了。那一刻,我们都呆住了。我明显感觉到,我们俩都太上相了。。。几秒后他说你和照片有点差距,呵呵,我没认出来。我尴尬的笑笑说,好多人都说我照片比本人好看。他可能意识到了什么,更是尴尬了,气氛变得有点怪。我立刻发挥我话痨的特长,找了个新话题岔开,并匆匆结束了这次聊天。

我最讨厌以貌取人,他刚才的反应,明显对我的外貌不满意。我倒是认出他了,五官没有失真,但是感觉不憨厚老实。想了一个晚上,我留言给他:非常高兴认识你,也很高兴和你聊了这么久。可能我的一些天然条件你不太能接受,这点我非常的理解。咱们以后有什么烦恼可以随时聊,你路过北京我请你吃饭,我要是去瑞典玩,也会告诉你。人在异乡,万事靠自己,多多不易,望保重。

第二天他给我留言:我也很高兴认识你。这些日子像朋友一样聊天很开心。以后也许可以多了解了解彼此,当个好朋友相处,没准哪天感觉好了呢?

他这话说的客客气气,我自然明白,我们也就是朋友。
 
三.老友重逢
 
那年元旦国航预售国庆节北京到斯德哥尔摩的往返机票才五千元。我和三个姐们儿抢到十五天往返的机票。作为领队的我开始做攻略,计划北欧四国游,包哥在其他北欧三国都学习工作过,自然少不了请教他。一来二去的又频繁的交流起来。

刚四月底他说要去上海参加展会,再来北京参加会议。约我周末见面,并共进晚餐。见个朋友有什么扭捏羞涩的,一向开朗大方的我立马同意。

周五傍晚,第一次见到北京饭店最右侧大门里边,戴黑色棒球帽的包哥,万万没想到,本人和视频还有差距!不是以貌取人,是感觉彻底变味。他看到我,又是那个尴尬的笑,我一语双关:是不是本人还不如视频了?哈哈,我们都默契的笑了。两个人心里可能都在想,做朋友挺好。由于精准的定位,我们反而放松了,像老友重逢般去吃饭,期间轻松愉悦。

国庆节临近,我和姐们的北欧之旅即将开始。我和包哥约好机场见面。

第一次来欧洲的四个女生都很兴奋,到了机场,找了半天也没包哥的影儿,真后悔应该准备个小旗什么摇摆一下。大家在出口对面等着,他才红着脸过来打招呼,说我换了休闲装没认出来,那个害羞的样把我逗坏了。我们来到他家附近的酒店安顿下来。

三天的斯京之旅非常开心,白天我们奔波在各个开门晚,关门早的景点,凭着体力好,一个都没错过。早餐在酒店房间凑合,午餐在路上随意买个大饼卷肉或者汉堡,晚上去包哥家吃饭,他的厨艺真的没的说,红烧肉成了我们每天的期盼。妥妥满足了我们的中国胃。家里也整理的比较干净,就是房间太小,据说斯京中心房价很贵,可以和北上广的价位抗衡。

准备去挪威那天早上,包哥送来两盒满满的红烧肉,一袋阿拉伯大饼,两盒樱桃,说怕卑尔根没有好吃的,带了件羽绒服给另外一个女生,怕她穿冲锋衣在山里感冒。秒变暖男啊!四姐妹被深深感动。他着急上班,大家匆匆告别后赶去机场。

在卑尔根长途车站转车到峡湾,入住公寓才知道,门口超市因寒假已停业。我们除了一个小餐馆点餐(每天晚上营业3小时)就是自己做饭。那两盒红烧肉是多么的珍贵,大饼一卷,满口香,餐后再来点大樱桃,旁边的老外看的直流口水。和包哥汇报了这边的情况,他憨憨的说你们到了丹麦就好了,那边物价低,种类丰富。果然在丹麦,我们找到了衣食无忧的感觉,尽情的吃喝玩乐,非常开心。下一站的赫尔辛基差点误了飞机。跌跌撞撞终于回到斯京,倍感亲切。

晚上在包哥家混饭,红烧肉,糖醋排骨,焦溜丸子,北极虾,西红柿炒鸡蛋,凉拌芹菜,三文鱼沙拉。基本全部扫光。人生的美好不过如此。香!大家喝着红酒,谈论着一路的各种奇葩见闻,包哥的话匣子也打开了,给我们讲了不少故事。聊到深夜,临走时,包哥悄悄塞给我个小盒子。回到酒店打开发现是一条黄琥珀吊坠的项链。黄色礼物?黄了?什么意思?疲惫彻底战胜大脑,昏昏睡去。

最后一天疯狂购物,整理行李,下午赶去机场。包哥打来电话,祝我们一路平安说了三次。。。腼腆单身汉变的婆婆妈妈的。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北欧之行最难忘的就是包哥的红烧肉。
 
四.我确定我是女的
 
回到北京,整理完照片,写完游记,一切如故。时不时的和包哥在网上交流一下工作的事情。有次他突然问我:“喜欢那条项链吗?” 项链。。。拿回来放哪儿了?都忘记了。。。赶紧回忆了一下,我问道:“为什么是黄色的坠子呢?” 他不好意思的说:“不喜欢吗?” 我说:“就是觉得颜色好像有点寓意,送礼不是都送红色吗?” 他有点紧张的说:“哦。我看只有这个颜色,设计特别,适合你。我不知道黄色不好。不好意思。” “我们过去玩已经打扰了,还让你破费,是我不好意思呢。” 客客气气的寒暄着,气氛有些不同。

平安夜上午收到一束鲜花。这可是炸庙的事儿,办公室的大姐小妹们纷纷围过来八卦起来,我也不知道谁送的。下午包哥发了消息,问我“有没有收到鲜花?”我说“收到了”。他问“都是红色的吗?” 我说“是的,最俗气的红玫瑰。” 包哥沉默了。我赶紧说“开玩笑呢。” 他很认真地问“是不喜欢吗?” 我呵呵笑笑,气氛有点暧昧。要说送个项链做个纪念没什么,圣诞节送红玫瑰,老外都知道寓意吧?心不在焉的下班回家,包哥的QQ头像跳动了“你出去玩了吗?今天平安夜。” 我问“你干嘛呢?” 他说“公司买了很多吃的喝的,有个小party,换换礼物什么的。你在外边吗?” 我说在家。他打来语音,我有点紧张的接起。

“今晚不出去玩吗?”

“不去啊,外边人太多,晚上回家又不好打车。”

“那我和你说个事情,我准备订春节前回家的机票,想在北京住两天,咱们正式见个面行吗?”

“北京欢迎你!那咱们以前的见面是地下党活动?哈哈,什么是正式的见面?”

“我意思是男女正式的见面,关系也是要正式的那种。”

“我不确定你的性别,但我确定我是女的。什么是正式的关系?”我被包哥的拐弯抹角搞糊涂了。

“嗯,咱们都认识很久了,不是相亲见面,这次是以男朋友和女朋友的身份见面。原本我想请你吃个饭,正式的说一下的。但是这么远,所以我只能今天预定。”

“预定我啊?那你觉得我有空吗?” 包哥不愧在外边生活久了,说到正经事,用词那个奇怪啊。是要做我男朋友了?不是觉得我长得不行吗?这要是在一起,不用一辈子,一年就去看别的漂亮姑娘了,早晚劈腿啊。

“我希望你有。你们几号放假?我有二十天的假期。我周五晚上走,周六早上到北京,周一我回去看父母,你看哪周方便?”

我还是想问问。“你不是挺挑剔相貌的吗?我这年纪只能更丑了?”

“我给你写了信,你没收到吗?在QQ邮箱。” 包哥居然这么老套,写了邮件,订了红玫瑰。。。真有他的。

“我没看邮箱。那我先看看吧。挂了啊?”

“等等,其实每个男人都喜欢美女。但是我觉得你的性格好,咱们聊的来,你也喜欢我做的菜,这不是挺合适吗?咱们再见一次吧?”

我有点被感动,确实喜欢他做的菜,我们确实聊的很自在,我的性格也确实挺开朗。但是他呢?我们真适合吗?

包哥看我沉默了,有点着急“我有工作,在这边是合法公民,虽然不是有钱人,但是过日子没问题。你来了可以学语言,上学,工作,在家都行。我们都是诚实的,见一下吧。”包哥也不知道怎么了,突然积极起来。

“那我想想。” 挂了语音。我想了一个晚上。难道这就是日久生情?而且还是爱情?临睡前,我还是看了春节假期,发了日期给他。他秒回了一个机票确认的截图!敢情早就订好了。心中有点微微甜。
 
五.大哥,您不累吗?
 
包哥的飞机晚点一个小时,乌泱泱的人群中我们一下认出了彼此,同时挥手,没有拥抱,只有会心一笑。

他订的我家附近的酒店,想让他先倒时差,他却说要去吃包子和豆腐脑,然后逛菜市场,去超市,彻底折腾累了,他回去睡觉。我也回家休息。

不到一个小时,他又发来消息,问我要不要去北海,晚上在后海吃饭?上次他出差,我们去过那里,他特钟情那边。其实我也喜欢荷花市场,现在还有冰场。逛逛也不错。

晚上还是去了京味斋,排了半天队,熙熙攘攘的就餐大厅特别有烟火气儿。包哥真是饿了,两个人点了一套烤鸭,两个菜,一点没浪费。

夜里的后海虽然冷风飕飕,酒吧里的歌声却暖暖的。我们面对面坐着,听着一首首情歌,喝着红酒,突然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。他打破了僵局,先说了公司的发展,工作的进展,话锋一转,问我想不想去瑞典生活?我之前想过这个问题,其实我对斯京的景点还是很喜欢的,环境也不错,可生活成本很高,不知道是不是气候原因,人与人之间不那么亲切。最难割舍的是我的家人和朋友,特别是父母的年纪大了,需要照顾。我说:“为什么要去瑞典生活呢?” 他:“做我女朋友吧?我是认真的,咱们这个年纪了也是奔着结婚去的。不是开玩笑”。我想我当时是被酒吧的氛围熏陶了,或是被疲惫扰乱了思绪,还是被他的真诚感动了,沉默片刻,居然点头了。

第二天玩了一天。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已逛不动了,问他:大哥,您不累吗?他却意犹未尽的说,晚上去看东单的夜景吧?我的天!

周一我上班,他自己去了机场,下午落地便发来消息报平安。春节在走亲访友中度过,包哥让我初三去他家,我不想这么快的见家长。他决定见见我父母!这个节奏真是百米跨栏啊。我理解他回来一次不容易,也是认真对待我们的事情。

我和父母说有个朋友回国来北京,到家里吃个便饭。我朋友多,来家吃个饭,不算什么,父母问了他爱吃什么,做了几个菜,包了顿饺子。包哥对包子的热爱立刻转移到饺子上,吃的那个香,对我妈的手艺连连称赞。他一副老实又不善言辞的样儿,说出来的话显得特诚恳,家长对他印象不错。他走后,我明显感觉到我妈的好奇心在碰碰跳,不过还是没好意思问。我也没说。晚上包哥忍不住,QQ问了两次,家长的印象,鼓励我坦白关系。

在北京的最后几天,我们的感情有点膨胀,每天吃吃玩玩,轻松快乐。最后一个晚上,包哥又去我家混了顿饺子,弄得我妈看我的眼神都不淡定了。他特会献殷勤,一副我男朋友的样子,又是买东西,又是帮着干活,又是学包饺子的,哄得我父母特开心。饭后见我无动于衷,他主动和我父母说,他在追求我,貌似我也挺愿意,他想奔着结婚的方向和我发展一下。就这样赤裸裸的宣布了?大家尴尬的相互看看,他在一旁傻笑,小小得意。。。我妈说恋爱自由,你们只要真心,自己看着来吧。包哥得到了默许,那个美,笑得脸都变形了。

最后一天,在机场,他紧紧的给了我个拥抱,结结实实的感受到热情,依依不舍的分别。
 
五.你是和别人打赌了吗?
 
三月份刚过,包哥就嚷嚷着要订票回来,我就奇怪了,瑞典怎么这么随便,说休假就休假,难道包哥被开除了?还是要离职了?他想这次双方父母见个面,把婚姻大事确定下来。我都懵了,“你是和别人打赌了吗?着急赢钱吗?” 包哥很认真的说:“咱们都不小了,两个人人品没问题,感情真挚,家里如果同意,就抓紧办吧。结婚了你要在国内等签证,现在难民多,等一年都有可能。”

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闪婚吗?常年没男朋友的我,突然要结婚了,还没什么特殊理由。他是我梦中的白马王子吗?符合我梦想的情人标准吗?是出众优秀的男人吗?都不是。就是在一起可以随心所欲,畅所欲言。他对我很好,在我同意做他女朋友后,他不再腼腆,喜欢计划我们的生活,尊重我的意见,积极主动的态度也是我欣赏的。工作上我们都很独立,还能互相交流经验。也许这就是在特定时间遇到了舒服的人。对不对需要时间来证明,冒不冒险是要做个决定的。

四月初,包哥真的回来了。到的当天晚上他就和我父母说了双方家长见面的事情,约好了时间。我心里想着怎么就这么随便的同意了呢?到他酒店房间,他挺神秘的拿出个礼物,正式向我求婚。看到戒指的瞬间,还是挺美的。这事就这么订了。

接着他父母就来了,对我很满意。和我父母见面时,四位老人都很聊的来,气氛融洽。我们选了个时间去登记,一切来的突然而匆忙。在民政局拿着结婚证的时候,我才相信,我已为人妻,再也不是那个可以说走就走的旅游达人了。我问包哥咱们就这么结婚了?他说还有婚礼呢!那个得意洋洋啊。

婚礼在劳动节,克服时间紧,任务重,如期完美举行。我和包哥就这样成为合法夫妻了。
 
六.在一起
 
如包哥所说,做了一堆公证,填写了一堆表格,交了不少钱以后,开始漫长的等待,历时一年多,签证才下来。我们终于在一起了。

如今,我已经在瑞典生活了一年。包哥的闷骚本性彻底暴露,各种浪漫和甜言蜜语,腻的我神魂颠倒。可是一出门,那个一本正经啊,有时候我都怀疑他性格分裂。虽然离开了父母亲朋,放弃了稳定的工作,但是我收获了我的爱情。


支持本文获奖,请点击右下方的“赞”!

一等奖有1000瑞典克朗奖金的哦~


大赛细则:

北欧模式牛年春节“我的北欧故事”征文大奖赛火热征稿中!


其他参赛稿件:

参赛:爱情与人生(诗集)

参赛:我的瑞典生活(随笔)

参赛:父子谈性(小小说)

参赛:漫谈北欧之《全球幸福报告》(说明文)

参赛:我的瑞典奇葩病史经历(叙事文)

参赛:留学年记(随笔)

参赛:帝都鸡娃瑞典飞(自传)

参赛:“人在瑞典”之“我的内心独白”(随笔)

参赛:瑞典行医录 - 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救治篇(随笔)

参赛:23岁在瑞典的女生(随笔)

参赛:瑞典中国同步过年(诗集)

参赛:瑞典二三事(散文)

参赛:水仙已含苞待放(书信)

参赛:我很好,您别牵挂(随笔)

参赛:陈姨和秀姐(小说)

参赛:芬兰桑拿(散文)

参赛:挪威阿尔塔“调研报告”(游记)

参赛:漫笔闲潭(诗集)

参赛:西方不是天堂(散文)

参赛:瑞典,中国中产最后的净土?(杂文)

参赛:搬向北方(随笔)

参赛:徽北集(诗集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